虎林卷烟厂,盈利却因故停产,短暂辉煌后就销声匿迹
1948年1月1日,虎林县政府为了军需民用,成立了虎林县地方国营民生皮革厂,厂长仲吉安,职工11人。主要是为虎林三八支队独立团生产车马辕和靰鞡鞋。产品以军需保障为主,一些产品也销往城乡各地。1946年8月,虎林独立团与合江警卫团合并后上升为主力,离开虎林调往哈
1948年1月1日,虎林县政府为了军需民用,成立了虎林县地方国营民生皮革厂,厂长仲吉安,职工11人。主要是为虎林三八支队独立团生产车马辕和靰鞡鞋。产品以军需保障为主,一些产品也销往城乡各地。1946年8月,虎林独立团与合江警卫团合并后上升为主力,离开虎林调往哈
虎林县农机修造厂,是虎林县地方国营职工最多,规模最大的机械制造企业。该厂位于虎林镇中心路与爱民西街西北夹角,占地面积4.86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.83万平方米。其中生产厂房9137平方米,办公室897平方米。
神秘的牧养场,对我而言却并无什么神秘之处,反而是十分的熟悉。牧养场在当时的耕农山北侧(现五虎山北侧),距我儿时居住的四师批发站,直线距离约六、七百米。小时候,我们经常和小朋友到牧养场去耍。或者在周边庄稼地里挖野菜,或者到那间举架很高空旷陈旧的破车间里玩,或者到
虎林县最早由县政府组建的文工队叫什么名?可能很多人会说是1945年成立的“八九”剧团。这个答案既有合理性但又不准确,因为“八九”剧团确实是虎林县光复后成立的第一支革命的文艺宣传队,但它不是由虎林县民主政府组建的,而是在虎林县民主政府还未成立之前,由我党领导的虎
革命委员会(简称革委会)是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中国政治体制一种党政合一、无限集权的“一元化”领导体制。革委会内部实行“三结合”体制,即结合革命干部、军队和革命群众的代表,强调年龄上的老、中、青三结合。